南方網訊(記者/蘇運菊)公信力是商事仲裁機構生存和發(fā)展的生命線。近日,全球首份“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報告及公信力排行榜出爐,廣州仲裁委員會進入前三名。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借此契機,英國杜倫大學國際爭端解決研究所研究制定并發(fā)布了“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報告,并與華南理工大學法治經濟與法治社會研究中心聯合發(fā)布了這份排行榜,為國際商事主體選擇仲裁機構提供科學參考。
“一帶一路”沿線的國際仲裁機構接近200家,通過廣泛考察、精細分析和專家論證,共有38家仲裁機構參與評估,其中亞洲21家、歐洲8家、美洲4家、非洲4家、大洋洲1家。公信力排行榜顯示,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廣州仲裁委員會名列前三位。
“廣州仲裁委員會通過率先發(fā)布互聯網仲裁‘廣州標準’、創(chuàng)設APEC-ODR平臺、設立‘四個共享’仲裁協作機制和‘3+N’仲裁庭審模式,推動仲裁國際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引領了世界互聯網仲裁的發(fā)展?!睆V州仲裁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三年,廣州仲裁委員會案件受理量連續(xù)位居全國首位也是全球首位,撤裁數年均不到兩件,案件總標的額增幅超過一倍,達到640億元,進入世界頭部仲裁機構的前列。涉外案件增長也翻了一番,2022年躍居全國城市仲裁機構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體現了“兩新”的特點,一方面是背景之“新”,順應世界局勢和經濟發(fā)展趨勢,選取具代表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進行全面評估;另一方面是評價方法之“新”,設計三重指標和權重體系,采用國際化多主體評價方法,結合個案評估與統(tǒng)計數據判斷兩種方式對參評的國際仲裁機構作出綜合性評價。該公信力評價由國際知名仲裁專家、律師和法官作為評估主體,從多角度多立場考量國際仲裁機構的公信力,從而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判。
據介紹,此次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報告及公信力排行榜的發(fā)布,有助于提升區(qū)域仲裁機構間合作競爭意識和專業(yè)化水平,助力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爭端解決機制,互鑒和完善區(qū)域間仲裁機構規(guī)則對接和統(tǒng)一,為區(qū)域間經貿合作和糾紛解決建議提供良好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
編輯:薛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