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要素市場仍處在培育期,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任重道遠。要加快構建數據要素市場規(guī)則,培育規(guī)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堅持用技術手段堵住安全漏洞。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重要戰(zhàn)略資源和關鍵生產要素,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前不久發(fā)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fā)展報告2022》認為,基于數據采集、標注、分析、存儲等全生命周期價值管理鏈的數據資源化進程不斷深化;數據確權在頂層規(guī)劃中有序推進,數據定價、交易流通等重啟探索,迎來新一輪建設熱潮。
具體而言,數據由人工采集向自動采集進一步轉化,各類傳感器被廣泛應用在生產、生活及科學研究中,并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經過人工智能及相應算法提取處理后,在各行各業(yè)中共享流通復用,從而真正產生價值。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要求,加強數據產權制度建設?!丁笆奈濉睌底纸洕l(fā)展規(guī)劃》也提出,到2025年數據確權要有序開展。數據確權重要性在國家頂層規(guī)劃中得到了進一步體現(xiàn)。
但不可否認的是,數據要素市場仍處在培育期,數據產權、交易流通、收益分配以及安全治理等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任重道遠。例如,作為新一代商品,數據具有非標準化特性,在交易過程中如何計量、定價,尚未形成明確模式;數據平臺具有虹吸效應,個人、企業(yè)甚至是政府都是數據貢獻者,而數據產生價值后的收益分配比例、時序都有待規(guī)范。
因此,要加快構建數據要素市場規(guī)則,培育規(guī)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探索場內與場外相結合的數據交易模式,建立數據資本資產定價機制,推動數據資源交易流通。
此外,數據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其流通交易中最受關注的話題。從泄露個人信息到竊取企業(yè)關鍵數據,再到日益頻發(fā)的網絡攻擊,數據安全防護墻不筑牢加固,發(fā)揮數據價值永遠都只是空中樓閣。要強化數據安全治理,落實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嚴厲打擊數據黑市交易,加大數據篡改、破壞、泄露等犯罪行為的違法成本。營造安全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鼓勵行業(yè)、地方和企業(yè)推進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構建更加精準的針對性保護機制,探索可信的數據流通架構,如可信數據空間建設,防范數據安全風險。
更為重要的是,要堅持用技術手段堵住安全漏洞。提高網絡數據空間安全一體化防護能力,著力支持數據安全保障技術研發(fā),加強網絡數據安全核心技術攻關,依托科研院所、高校、企業(yè)等主體開展差分隱私、同態(tài)加密、多方安全計算、聯(lián)邦學習等前沿數據安全技術研究,為數據交易流通扎緊技術籬笆。(李芃達)
編輯:張怡時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