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軍分區(qū)某邊防團河尾灘邊防連炊事班長 宋子飛
最近,我常給戰(zhàn)友們做拉面吃。這事聽起來好像稀松平常,可是在我們河尾灘邊防連,卻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們團大部分哨所分布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喀喇昆侖高原腹地,自然環(huán)境惡劣,社會依托條件差,是名副其實的“生命禁區(qū)”,后勤保障難度比較大。過去,麻袋裝的大米、布袋裝的面粉等“高原糧”,因包裝、面粉等級、高原沸點低等客觀因素制約,做出來的飯吃起來口感較差,缺少“飯香味”?!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別說做拉面了,就是大家辛辛苦苦包一頓餃子,一下鍋也很容易煮成一大鍋面菜糊。
近年來,伴隨國家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邊防交通條件逐步改善,軍糧供應效率越來越高。而且現(xiàn)在的大米、面粉都是真空包裝,品質均為最高等級,軍地相關部門還將新鮮度等指標納入軍糧質量評定要素,及時跟進反饋監(jiān)督。主糧供應保持大米、白面、黃豆、綠豆、食用油五大類,食用油可供選擇種類近10種,滿足了不同地域官兵的口味需求。同時,軍糧站與部隊需求緊密結合,縮減籌措期,形成“源頭活水”的供應模式,確保送上哨所的軍糧新鮮度。
現(xiàn)在,見了送上哨所的面粉,老炊事員都連連說好。用我們老家的話來說,就是“有金絲”,扯到很細都扯不斷,我的拉面手藝終于派上用場了。
“拉面勁道有嚼勁,湯汁濃香可口,真地道!”來自甘肅蘭州的列兵朱俊亮吃到新軍糧做的拉面,贊不絕口。
我聽了,心里很高興。他的夸贊,不僅僅是因為我的手藝好,更是因為軍糧供應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了戰(zhàn)友們更好地安心服役,我愿意在祖國的西北邊防,繼續(xù)當一名快樂的“拉面班長”。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