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廉穎婷
“你扛的是中國人的魂,是咱儀仗兵的名,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閃失!”受閱隊員石斌告訴記者,老旗手郭鳳通的話對他影響很大。
作為一名旗手,夜幕下的訓練場總有石斌的身影:扛著3米多長的國旗副桿先跑2公里,再反復練習擎旗行進、展旗收旗。日復一日的磨礪,讓他右手結滿厚繭,右臂增粗一圈,右肩壓成平面,練就了擎旗穩(wěn)如松的硬功。

記者問石斌努力付出的動力是什么?他說:“國旗手的每一個動作都關乎國威軍威,我深知,自己肩上扛的不只是一面普通的旗,而是國家的形象、民族的尊嚴,重若千鈞、不容有失?!?/p>
談及閱兵訓練期間最難忘的經歷,石斌說,旗組行進中既要保持旗幟高度一致、角度一致,還要確保步伐順風不快、逆風不慢、橫風不擺,這給旗組提出很大挑戰(zhàn)。面對挫折挑戰(zhàn),只要敢于迎難而上、超越自我、堅持到底,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個過程最令人難忘。
對于這次閱兵任務的收獲,石斌表示:“這次任務,讓我明白了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只要我們人心齊、肯鉆研,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我們全體參閱官兵將始終堅守忠誠信仰、堅定必勝信念、堅決拼搏到底,以精彩絕倫、完美無憾的表現(xiàn)亮相閱兵場,光榮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切實把國家和軍隊形象展示好?!?/p>
擎旗,從來不是簡單的托舉,展示的是形象,考驗的是意志。為了確保精益求精,萬無一失,石斌堅持做到出操集合,他一定是最早下樓的那個;訓練收操,他一定是撤離最晚的那個;落實制度,他一定是行動最快的那個;休息就寢,他一定是最后躺下的那個。在他的帶動下,官兵之間合心合力、向上向好的氛圍越來越濃。
正如石斌所說:戰(zhàn)爭年代,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熱血換來勝利;和平年代,我們更要用一流標準書寫榮光。
當石斌擎旗站立,在他挺拔的身姿里,藏著無數(shù)個日夜的磨礪。這抹擎旗的身影,正是強軍路上無數(shù)標兵的生動縮影,他們以忠誠為墨、以擔當為筆,在抗戰(zhàn)勝利的閱兵史上寫下屬于新時代的篇章。他們以莊嚴肅穆的儀式,表達對黨、國家和軍隊的忠誠和熱愛。
編輯:韓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