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昊
為切實促進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充分發(fā)揮典型案例的宣傳教育和示范引領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分兩批發(fā)布實質化解行政爭議典型案例。在這些案件中,人民法院通過依法裁判、發(fā)送司法建議、示范性訴訟、一并解決民事爭議等多種方式,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
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行政爭議的內容往往較為多元和復雜。比如有的當事人雖然提起的是行政訴訟,但真正的目的是要解決民事糾紛;有的爭議和背后的原因由來已久,產生了多起民事、行政訴訟,甚至引起了一些群體性事件;有的雖是單一案件,卻涉及多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實質處理好相關案件,后續(xù)可能會引發(fā)大量糾紛或訴訟??梢哉f,這些情況都給行政審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分考驗司法機關的智慧和擔當。
司法機關是解決行政爭議、化解官民矛盾的重要力量,在處理具體案件的過程中,能否精準把握當事人的實質訴求、有效化解行政爭議,不僅關系到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維護,也關乎老百姓對公平正義的感受,更事關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2014年修正后的行政訴訟法將“解決行政爭議”作為立法目的之一。為更好落實該立法目的,回應人民群眾的訴求,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先后發(fā)布《關于推進行政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行政爭議多元化解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持續(xù)細化完善行政爭議實質化解相關工作舉措。2023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以及相關部委建立了“3+N”工作機制,有效統(tǒng)籌各方面力量,合力加強重點領域行政爭議的預防和實質化解。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相關典型案例,展現了近年來司法機關在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工作中的有益實踐。從這些典型案例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沒有就案辦案,而是分析尋找行政爭議的成因,精準把握當事人實質訴求。比如,在苗某訴某市政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中,二審法院聚焦苗某等業(yè)主的實質訴求,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及開發(fā)商反復協(xié)調、多輪磋商,最終幫助苗某和其他70余戶業(yè)主全部拿到了房屋鑰匙,并辦理不動產登記及頒證業(yè)務。這起案件得到了苗某和市政府的高度認可,避免了群訴群訪風險,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
當然,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是一項系統(tǒng)工作,既需要司法機關、相關政府部門有效配合,也需要廣泛引入社會力量予以支持。在甲五金制品公司訴某市行政機關征收補償系列案中,面對涉案地塊征收補償問題引發(fā)的行政復議及民事、行政訴訟案件達10宗之多的情況,人民法院攜手行政復議機關,與當地基層政府、村委會等單位積極溝通聯(lián)動,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動爭議實質化解,實現了行政訴訟、民事訴訟、行政復議等多案糾紛的一攬子解決,切實維護了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這些典型案例,凝聚著司法機關的智慧,彰顯了司法為民的理念,同時也是司法機關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個縮影。當然,做深做實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和源頭預防工作,還需要更多有溫度的舉措,落實更多暖民心的行動。我們期待司法機關更加積極作為,履職盡責,與各有關方面一起,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公平正義更可觸可感。
編輯: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