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2018,久久免费少妇av高潮毛片,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下载,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等,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特黄精品免费大片,亚洲国产货青视觉盛宴

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nèi)搜索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

衙門里的“戒石”

2025-08-11 15:56:25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wǎng) -標準+

□ 郭建

《水滸傳》第八回提到開封府衙的景象:“緋羅繳壁,紫綬卓圍。當頭額掛朱紅,四下簾垂斑竹。官僚守正,戒石上刻御制四行;令史謹嚴,漆牌中書低聲二字?!笨梢娧瞄T里有塊叫做“戒石”的石碑,上面刻寫的是四行“御制”。而且,這個“御制”針對的是官僚群體,要求他們能夠“守正”,也就是能夠走正道。

小說第六十二回又提到大名府衙里也有這樣的戒石。玉麒麟盧俊義的管家李固與盧俊義老婆通奸,當盧俊義吃了冤枉官司被捕入獄后,李固向大名府衙看管監(jiān)獄兼行刑劊子手的鐵臂膊蔡福行賄,拿了“五十兩蒜條金”,請蔡福設法在監(jiān)獄里暗害盧俊義。蔡福笑道:“你不見正廳戒石上刻著‘下民易虐,上蒼難欺’?你那瞞心昧己勾當,怕我不知?你又占了他家私,謀了他老婆,如今把五十兩金子與我,結果了他性命。日后提刑官下馬,我吃不的這等官司!”

這個“戒石”究竟是什么東西?古代真的在衙門里設立有專門勸誡官僚的石碑嗎?

由來已久的“官箴”

確實是這樣,戒石是設置在衙門里勸誡官員“廉政”的設施。

由朝廷下達倡導“廉政”的文告,希望官員能夠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這是中國歷代王朝的慣例。對官吏頒布種種勸慰、勉勵的箴文,由來很早。《尚書·商書·伊訓》就有“儆于有位”的說法;漢朝大文豪揚雄寫過《卿尹州牧箴》二十五篇,以后崔骃、胡廣又增寫《百官箴》。至于在衙門里立石刻碑,將這樣的“官箴”來個“廣而告之”的,據(jù)說首創(chuàng)者是隋朝的何孚。他原來是隋文帝的寵臣,后來被“下放”到龍州當刺史,為自己寫了《刺史箴》,叫人刻寫在石碑上,安放于州衙門之外。

在衙門里設置的廉政設施,流傳時間最長、地域最廣的,就是所謂“戒石銘”了。它原來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后蜀之主孟昶所撰寫的官箴,頒發(fā)給各地州府。全文共九十六個字: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長,撫養(yǎng)惠綏。政存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guī)。寬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切,軍國是資。朕之賞罰,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

起點很低的廉政要求

讀“戒石銘”,會覺得這個廉政要求的起點很低,主要是激發(fā)官員的“天地良心”,試圖用感化的辦法,以防止官員濫用權力壓榨民眾。銘文前面點出官員收入的來源,希望官員能夠對民眾有感恩之心;后面用上天施行的因果報應來進行恐嚇。對于一個狠心虐待民眾而不那么相信報應之說的官員,這個勸誡沒有絲毫的威懾力。

南宋時期,民間已經(jīng)有人公然嘲笑這個“廉政”舉措——“爾俸爾祿,難稱難足;民膏民脂,轉吃轉肥;下民易虐,來的便著;上天難欺,且待臨期”(俞文豹《吹劍續(xù)錄》)。

對“戒石銘”的批判

后世批判這個“戒石銘”最激烈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他在《宋論》一書中專門有一篇文章,集中批判“戒石銘”。王夫之認為,這個銘文是“儒術不明,申韓雜進”,混入了法家思想的夾生的道德宣言,而且破壞了“人道之大經(jīng)”(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蔑君子之風操”(侮辱了士大夫的情操),還會引導臣民喪失原本應該具有的“忠厚和平之性”,從而斤斤計較于利益、互相仇視。

首先,說官吏的俸祿是民膏民脂,“則天子受萬方之貢賦,愈不忍言矣”。這就把皇帝的秘密說穿了,“是之謂夷人道之大經(jīng)也”。

其次,皇帝要對官吏說,“吾取民之膏脂以奉汝”。此乃辱人賤行,至于此極,是以謂毀君子之風操也。

再次,這個說法推而廣之,則小官認為大官和自己一樣是吸血鬼,而兒子也可以說父親是吃他的膏脂了。這樣就動搖了整套封建道德體系,于是,“趨利棄義,互相怨怒,而人道夷于禽獸矣”。

復次,“戒石銘”公開了“下民”與官吏誰養(yǎng)活誰的道理。“倡其民以囂陵詬誶之口實,使賊其天良,是之謂導臣民以喪其忠厚和平之性也。”這在王夫之看來,是最嚴重的大逆不道。

最后,“上天難欺”四個字,正說明皇帝無法控制貪官,只能加以恐嚇。而且,“敬天,而念天之所鑒者,惟予一人而已,非群工庶尹之得分其責也”,即與天打交道的只能是天子一人,怎么可以把這個權力下放呢?因此,王夫之認為:“君天下者,人心風化之所宗也,而可揭此以正告天下乎?”可惜他只是個“在野派”,否則,一定要把各地戒石砸爛而后快。

(文章節(jié)選自郭建的《古人的天平(上卷):透過古典名著看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出版)

編輯: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