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良藝
□ 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胡弓 劉美玲
“法官,真的很感謝你們,我不太認識字,看了幾次也不是很明白,今天經(jīng)過你們的解釋,讓我理解了法院這樣判決的理由,也讓我更加相信法律的公正性?!苯眨瑥V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鐘山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鐘麗群攜判決書到當事人家中進行判后答疑,老人林某慶對鐘麗群連聲道謝。
為增強司法裁判的透明度和穿透力,減少當事人訴累,2023年6月,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加強判前說法說理、判后答疑釋法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全面構(gòu)建判后答疑釋法工作機制,要求承辦法官在案件作出裁判后征求當事人是否需要進行判后答疑,需要判后答疑的,承辦法官將就雙方存在的疑問和判決的法律依據(jù)進行詳細解疑,最大程度讓當事人滿意。
“每一個案件背后,都是關(guān)系當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判后答疑是辦案法官作出裁判后,針對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就證據(jù)采信、事實認定、裁判理由、法律適用等方面提出的疑問進行答疑說明,在答疑過程中,辦案法官注重運用法理、情理相結(jié)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群眾聽得懂法言法語,讓雙方當事人勝敗皆服?!辟R州中院副院長黎傳杰介紹說。
判后答疑不僅能夠?qū)嵸|(zhì)性化解當事人的矛盾糾紛,還能與訴源、案源、訪源、執(zhí)源治理相結(jié)合,達到從“個案答疑”到“四源共治”的效果。
賀州兩級法院將判后答疑釋法與訪源治理相結(jié)合,對判后答疑中發(fā)現(xiàn)有矛盾激化、上訪等苗頭的案件以及群體性案件,及時按照“三同步”原則,妥善處理。對裁判文書生效后,初次來院信訪的案件當事人,案件承辦法官現(xiàn)場解答裁判理由,幫助當事人評估申請再審審查的風險、成本、時間等,對答疑無效的當事人及時引導依法維權(quán)。
2023年6月以來,賀州兩級法院以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判后答疑2140次,減少上訴和信訪隱患563起,一審服判息訴率90.4%,同比上升1.08%,真正讓當事人“贏得明白、輸?shù)梅狻薄?/p>
編輯: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