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2018,久久免费少妇av高潮毛片,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下载,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等,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特黄精品免费大片,亚洲国产货青视觉盛宴

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走進昔日的抗日戰(zhàn)場】走!豫北去找“李向陽”

2025-06-27 10:19:48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標準+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走進昔日的抗日戰(zhàn)場】

光明日報記者 王長江 高昱遠 王勝昔 丁 艷

也就是這一仗,讓“李向陽”聲名遠揚!

1943年7月,從河南輝縣、林縣等地出發(fā)的日偽軍對我林南根據地進行掃蕩。

“李向陽”奉命率領6名武工隊員在百泉與小屯之間公路一側的青紗帳里阻擊敵人。豫北的夏夜,蟲兒呢喃,不時能聽到玉米接二連三的拔節(jié)聲。伏在地上的“李向陽”思忖:掃蕩的敵人少說也有上百人,附近又遍布鬼子的炮樓,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遲滯敵人的進犯?

河南輝縣市百泉鎮(zhèn)風光。資料圖片

驀地,一個主意躍入腦海:何不讓敵人“狗咬狗”?

對于這個想法,他差點樂出了聲,低聲告訴了每一位隊員:“咱們分兩個方向打。你們4個,向小屯炮樓里打排槍,打成機槍點射的聲音;我們3個,沖路上的偽軍屁股后頭招呼。咱們只做‘媒人’,等他們自己接上頭,‘親熱’起來,就撤出去。”

不一會兒,公路上傳來了雜沓的腳步聲。腳步聲越來越近,連敵人的說話聲、咳嗽聲也清晰可聞。

敵人一排一排走了過去。待最后一排敵人走過去沒多遠,“李向陽”果斷命令:“打!”

3個戰(zhàn)士對準路上的敵人猛烈開火,幾乎同時,另外4名戰(zhàn)士也向敵人炮樓射擊。

背后這通猛擊,讓路上的敵人一下子蒙了,哭爹喊娘慘叫著往玉米地里鉆。附近小屯炮樓上的敵人也蒙了:“媽呀,八路來端炮樓了!”旋即,胡亂朝外射擊起來。

“炮樓也被八路占了!快還擊,快還擊!”玉米地里摸不清情況的敵人朝炮樓射擊起來。

上百人的射擊,讓炮樓里的敵人更加緊張。于是,炮樓里的槍聲更密集了,多個槍眼里噴射出機槍的火舌,打在玉米稈上“噗噗”作響。

“啪啪啪”“突突突”“噠噠噠”雙方火力越來越猛。

“走!咱們到山上看熱鬧去?!薄袄钕蜿枴睅ьI戰(zhàn)友們登上附近的蘇門山。

這場“狗咬狗”,一直持續(xù)到天亮……

“李向陽”,原名郭興,16歲就參加了八路軍。因為機智勇敢,太行五分區(qū)司令員皮定均很看重他,命他回家鄉(xiāng)輝縣組織武工隊。皮司令給17歲的他下了道命令:一年內,要建起一個連,殲敵要過百。

郭興擅使雙槍,有“雙槍隊長”之稱。一年間,武工隊人數早已超過一個連。武工隊的戰(zhàn)績,更是驕人:獨闖日軍總部;匹馬襲擊日寇哨所;智燒10萬斤糧倉;生擒漢奸賈大頭……

一時間,鬼子、偽軍聞郭興而色變,當地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郭興郭興英雄漢,武工隊員好兒男,偽軍見了腿發(fā)軟,鬼子見了膽打戰(zhàn)。”

其實,郭興不僅僅是“雙槍將”,他貼身的口袋里始終還放著一把勃朗寧M1910小手槍。這支槍對他意義非凡。原來隨著武工隊聲名遠揚,敵人開始重金懸賞捉拿郭興。抓不到郭興,便對他的家人下手。偽軍團長就是用這把小手槍殺害了郭興相濡以沫的妻子。

此仇,鐵血男子漢郭興豈能不報!后來郭興終于擒獲了偽軍團長,并奪過這把小手槍,親手用它為妻子報了仇。

戎馬倥傯,靜夜里,他總是拿著一塊絨布仔細擦拭這把手槍,妻子以及犧牲的那些戰(zhàn)友的面容,一個個躍上心頭。他說,世界上只要還有反動派,他就要戰(zhàn)斗下去。而這支槍里的子彈是屬于自己的,哪天雙槍子彈打盡,他將用這把小手槍為國盡忠。

抗戰(zhàn)勝利后,郭興的武工隊編入解放軍野戰(zhàn)部隊,他先后參加了平津戰(zhàn)役、太原戰(zhàn)役;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第一批奔赴朝鮮戰(zhàn)場。回國后,擔任濟南軍區(qū)某師師長,1982年任北疆軍區(qū)司令員。2018年以94歲高齡去世。

郭興在青紗帳中的傳奇故事,1955年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搬上銀幕,片名《平原游擊隊》,由蘇里、武兆堤執(zhí)導,“李向陽”的原型之一就是郭興,由著名演員郭振清扮演。

我們的抗日隊伍中,正是有無數個這樣的“李向陽”,以他們的英勇和不屈,才譜寫出一段段蕩氣回腸的贊歌。

記者一行,從小是聽著“李向陽”的故事長大的。在報社推出《走進昔日的抗日戰(zhàn)場》欄目之際,我們爭先恐后報名到豫北去找“李向陽”。

據說眼前這片麥田,就是昔年“李向陽”巧施妙計挑起“狗咬狗”的所在。

“這里早成網紅打卡地了!”輝縣百泉鎮(zhèn)小屯村支書蘇勤笑著介紹。

飽滿的麥穗已經泛黃,風掠過,送來麥仁特有的甜絲絲的清香。過不了多久,就要開鐮了。這是一個好年景!

蘇勤瞇著眼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麥田:“我們這兒的土地,肥著呢!種啥長啥,長啥啥好。以前種地是夏秋兩季,收了麥子種玉米。現在,有了科技幫忙,是人閑地不閑。”說到這兒,他剎住了話頭,賣關子似的瞅著我們。

過了好一會兒,才悠篤篤地說:“現在種地,省心著呢。一切都機械化了,你瞧,耕地有旋耕機,平地有激光水平儀,澆地有滴灌噴灌,施肥有施肥機,防蟲治蟲用飛機噴灑農藥。收割就更不用說了,聯合收割機‘哧溜’一下,幾畝麥子就脫干揚凈?!?/p>

“那么農民不就沒事干了嗎?”我們好奇地問。

“這地,可就沒閑過?,F在種地,反季節(jié)哩。就是大冬天,大棚里面也是冬瓜披白紗,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綠油油,又紅又綠是辣椒。你知道嗎,一個大棚,一年下來能掙四五萬哩?!?/p>

我們不覺向腳下的土地投以深情的一瞥:我的鄉(xiāng)土,我的英雄,我的人民!

《光明日報》(2025年06月27日 01版)

編輯:高弼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