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法治思想、總體國家安全觀基層實踐
□ 本報記者 張淑秋 王瑩
今年2月,在海絲中央法務區(qū)自貿先行區(qū)的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國際棉花協(xié)會(ICA)在英國利物浦作出的一起仲裁裁決得到廈門國際商事法庭的承認?!斑@是國際行業(yè)協(xié)會仲裁裁決首次在福建獲得司法承認并自動履行?!焙献h庭法官陳石近日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此前,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廈門片區(qū)的物流企業(yè)與新加坡的翱蘭國際有限公司因一紙棉花進口貿易合同產生爭議,糾紛提交至ICA仲裁。經(jīng)審查,廈門國際商事法庭認定ICA的裁決符合承認條件,并提前考慮外國仲裁裁決的履行問題,引導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在廈門自貿片區(qū)管委會和廈門國際商事法庭的共同見證下,兩家企業(yè)達成和解,簽署自動履行承諾書。
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2021年,福建探索創(chuàng)新海絲中央法務區(qū)建設,在廈門重點打造海絲中央法務區(qū)自貿先行區(qū),既服務“走出去”的中國企業(yè),也服務“引進來”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金磚國家及其他國家企業(yè)和投資客商。
海絲中央法務區(qū)成立以來,廈門設立了國際商事法庭、涉外海事法庭,引入中國海事仲裁委海上絲路仲裁中心,推動廈門仲裁委入選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積極打造國際商事海事爭端處理優(yōu)選地。
截至2024年底,廈門國際商事法庭和廈門涉外海事法庭已受理商事海事案件2700余件、標的金額超330億元,涉及4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
2022年9月,海絲中央法務區(qū)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在廈門揭牌啟用,為企業(yè)、群眾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已累計引入涉外法律服務機構或項目超260個,匯聚法律服務和泛法律服務機構4000余家,福建省域外法查明中心也入駐其中。
一家在烏茲別克斯坦投資的中國車企前來求助,因其不熟悉當?shù)胤?,不知道該如何辦理相關文件的公證手續(xù),也不知該如何對工廠土地、設備等資產設立擔保權益。
通過對烏茲別克斯坦公證與擔保制度的深入研究,福建省域外法查明中心制訂了詳盡的操作方案,讓求助企業(yè)“足不出廈”即可獲得跨境投資“法律導航”,避免其因程序瑕疵帶來投資風險。
“我們可免費提供覆蓋80多個國家、180多個地區(qū)的基礎域外法查明以及法律咨詢服務,為企業(yè)和個人防范法律風險,也為裁判機關提供專業(yè)法律支持。”福建省域外法查明中心副主任王琛介紹道。
依托國際港航、國際商業(yè)、跨境物流等臨港經(jīng)濟優(yōu)勢,廈門于2023年9月成立了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集成國際商事海事爭議解決服務、國際投資貿易法律服務、國際投資貿易保障服務和多元化專區(qū)服務,為超過1.5萬家域內外經(jīng)營主體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接軌國際的稅務、法律、商務等法商融合服務,構建“全球1小時法律服務圈”。
編輯:高弼浡